应县:一座塔与一座城的千年回响
引言:穿越时空的邀约
在中国北方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坐落着一座看似平凡的县城——应县。这里的风是沉静的,土地是厚重的,时间仿佛也放慢了脚步。然而,就在这片寻常的土地上,却守护着一个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建筑奇迹。开启一段应县之旅,与其说是一次观光,不如说是一场朝圣。这不仅是对一处地理坐标的探访,更是对一种理念的追寻:人类信仰与智慧所能达到的不朽高度。
自古流传的民谣“沧州狮子应州塔”,早已将这座塔的声名镌刻在历史的记忆深处 1。它矗立的这片土地,曾是宋辽交锋的前沿,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这里不仅是五代帝王的桑梓故里,更是金戈铁马与暮鼓晨钟交织的舞台 1。理解了这段波澜壮阔的背景,才能真正读懂为何一座如此恢弘的佛塔会拔地而起,成为这片土地的灵魂坐标。
本篇指南将引领您深入这座古城的三个层次:首先,我们将仰望并解码应县木塔的雄伟与危机;其次,我们将探寻其旁净土寺内隐藏的绝代风华;最后,我们将沉浸于古塔庇护下的烟火人间,品味那份独有的风土人情。这不仅是一份行程攻略,更是一封穿越千年的邀约,邀请您来聆听一座塔与一座城的悠久回响。
第一章:天柱地轴——应县木塔的千年守望
本章将引导您完成一次对应县木塔的多重体验,从初见的震撼,到结构原理的深层解读,再到塔内信仰世界的艺术巡礼,最终,共同面对它那令人揪心的脆弱现状。这是一次由外向内,由宏大到精微,由赞叹到关切的完整旅程。
1.1 初见:当雄伟成为一种语言
踏入佛宫寺的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清时期修建的山门、钟鼓楼等建筑 2。它们古朴典雅,却如同序章,共同烘托着院落中心那位真正的主角——始建于辽代的佛宫寺释迦塔,也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应县木塔。新旧建筑的时代反差,瞬间便将人拉入一条深邃的历史长河。
当您真正站在塔前,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高达67.31米,总重约7400余吨的庞然大物,完全由木材构筑,拔地而起,直插云霄 2。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宣言,宣告着近千年前人类的雄心与魄力。它与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并非虚名,而是对其建筑史上独特地位的公认 4。
请将目光下移,落在它坚实的基座上。木塔建于一座4米高的石砌台基之上,这不仅是物理的支撑,更是精神的奠基 3。在台基南侧的月台上,几块奇石为这座塔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那块被称为“云汉石”的青石,中央一道白色线条浑然天成,传说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神石,后被皇帝梦中得示而发掘;另一块刻有八卦图的“八卦石”,据说是辽代遗物;还有一块“陨石”,传说是木塔建成时天降祥瑞,人们从十公里外的桑干河中捞出,以示“天地和欢” 4。这些传说故事,将木塔从单纯的建筑升华为连接天地人神的宇宙象征。
那么,这座空前绝后的木塔为何会诞生于此?时间回溯到公元1056年,辽代清宁二年 2。关于其建造缘由,流传着三种说法:其一,辽代萧太后本是应州人,为在家乡彰显皇族荣耀而建;其二,此地为宋辽古战场,建塔可登高瞭望,兼具军事防御功能;其三,为了超度在连年战火中丧生的无数将士,消弥戾气,弘扬佛法,建塔以镇灾祈福 1。考虑到木塔作为佛塔的本质,第三种说法似乎最贴近其灵魂深处的慈悲与宏愿。
1.2 解码:一部无钉的建筑史诗
应县木塔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迹,在于它近千年来,历经了至少40次有记载的地震(其中6级以上强震便有3次),甚至在1926年的军阀混战中身中200余发炮弹,至今弹痕可见,却依然屹立不倒 3。而实现这一切的,是一套完全没有使用一颗铁钉的纯木构体系 2。其核心秘诀并非刚硬对抗,而是一种蕴含着东方智慧的“以柔克刚” 8。
斗拱博物馆:化解力量的艺术
请您仔细观察塔身层层屋檐下那些繁复而优美的构件,这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精髓——斗拱。斗拱是由方形的“斗”和弓形的“拱”交错叠加而成的木结构,它们如同精巧的花篮,将巨大的屋檐重量巧妙地传递给立柱。应县木塔全塔上下共使用了54至59种不同形制的斗拱,种类之繁多,构造之精妙,在国内绝无仅有,因此被誉为“斗拱博物馆” 2。
更重要的是,斗拱系统是一个高效的“阻尼装置”。当地震来临时,巨大的能量被分解到成百上千个微小的榫卯节点上。这些节点并非完全锁死,而是存在着微小的活动空间,通过相互间的挤压、错动和摩擦,将地震的冲击力层层消解,如同现代汽车的减震器一般,化刚猛于无形 7。
筒中筒结构:千年不倒的骨架
木塔的稳定,不仅依赖于斗拱的“柔”,更源于其骨架的“刚”。它的内部并非简单的单层框架,而是创造性地采用了“筒中筒”式结构 5。每一层都设有内外两圈立柱,形成一个坚固的八角形内筒和一个更大的八角形外筒。内外筒之间通过梁枋和斗拱紧密连接,构成了一个刚度极高的中空结构体。令人惊叹的是,这种千年前的设计理念,与现代超高层建筑(如北京的“中国尊”)的核心筒与外框筒结构原理如出一辙,充分展示了辽代工匠超前的结构科学思想 9。
明五暗四:看不见的支撑
从外观看,木塔是五层六檐的结构,但这只是它示人的一面。实际上,在每一明层之间,都夹着一个“暗层”,形成了“明五暗四”共九层的复杂结构 2。这些暗层不对外开放,却是塔身真正的结构加强层。暗层内部布满了大量的斜撑,形成了无数稳固的三角形框架,如同给塔身箍上了一道道坚固的“箍”,极大地增强了整体的抗侧移能力和结构完整性 9。
基座的智慧:浮动与稳定的平衡
与现代建筑深埋地下的地基不同,木塔是“放置”在巨大的石台基之上的 8。底层的柱子甚至与柱础石之间没有固定连接,可以直接穿过一根细绳 12。这种设计允许塔身在地震时发生微小的水平位移,从而消耗掉巨大的地震能量。那么,它如何防止倾覆呢?答案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分,确保重心稳定;二是底层直径远大于上层,形成了稳固的宽大底座;三是巨大的自身重量,共同提供了强大的抗倾覆力矩,实现了“晃而不倒”的奇迹 9。
应县木塔建筑奇迹一览 | |
官方名称 | 佛宫寺释迦塔 2 |
建造年代 | 公元1056年 (辽代) 2 |
高度 | 67.31米 (世界现存最高木塔) 2 |
总重量 | 约7400吨 2 |
主要材料 | 华北落叶松、榆木 (用于斗拱) 2 |
结构特点 | 纯榫卯结构,无一钉一铆 2 |
层数 (外观/实际) | 5层6檐 / 9层 (明五暗四) 2 |
斗拱系统 | 54-59种不同形制 2 |
著名匾额 | 明成祖“峻极神工”、明武宗“天下奇观” 2 |
重大发现 | 两枚佛牙舍利 2 |
1.3 凝望:层层展开的信仰世界
由于保护原因,游客目前只能进入木塔一层参观。但这唯一开放的空间,已足以构成一个完整而震撼的信仰世界。
一层:威严的佛国
步入塔心,光线骤然变暗,一尊高达11米的释迦牟尼佛坐像赫然出现在眼前,气势磅礴,令人屏息 3。这尊泥塑贴金大佛是辽代雕塑的杰出代表。请您留意它的独特之处:佛像唇边有须,双耳戴环,身披的绿色袈裟是典型的契丹民族服饰 4。这是辽代统治者文化自信的体现,他们以自己的形象来塑造心中最崇高的神。佛像双眼由黑色玻璃球制成,晶莹闪亮,仿佛洞悉世间一切;前额正中镶嵌着一颗白色珍珠,庄重而华贵 4。佛像袈裟的工艺更是登峰造极,采用了“沥粉堆金”的技法,绘制了50多条形态各异的游龙,立体感十足,精美绝伦 13。
环顾四周的墙壁,那里保存着极为珍贵的辽代原作壁画。这些壁画描绘了佛、菩萨、天王、弟子等形象,色彩虽历经千年依然鲜艳,人物栩栩如生 1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壁画呈现出“重层”现象,即后来的金代壁画覆盖在辽代壁画之上,无意间为我们保存了两个时代的艺术信息,成为研究历史的珍贵剖面 13。
在您转身离开前,请抬头仰望悬挂于南北门额之上的匾额。其中,明成祖朱棣御笔亲题的“峻极神工”和明武宗朱厚照所题的“天下奇观”最为瞩目 2。前者相传是朱棣在北伐战役中,曾登临此塔作为瞭望指挥台,有感于其雄奇而题;后者则是朱厚照巡边时为其气势所折服的赞叹。这些匾额,如同帝王的印章,将木塔牢牢嵌入了中华王朝的历史主线之中。
想象中的攀登:二至五层的秘境
虽然我们无法亲身登临,但文献与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更高楼层中的秘密。让我们开启一场想象的攀登之旅:
- 二层:供奉着一佛、二菩萨、二胁侍的组合造像,延续着辽代丰腴健硕的造像风格 3。
- 三层:这里的设计最为玄妙。坛座上供奉着东、南、西、北四方佛,唯独中央的位置是空缺的 12。这并非缺损,而是辽代设计者有意为之的佛学巧思。这片虚空象征着“转识为智”的法门,是一个精神升华的漩涡,寓意佛的智慧由此飞升至更高的境界 12。
- 四层:这里供奉的是“华严三圣”群像,包括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文殊骑青狮,普贤乘白象,身旁还有两位胡人装扮的昆仑奴牵引神兽,动态十足,是整座塔中最富故事性和艺术感染力的一组造像 3。
- 五层:抵达塔顶,这里是毗卢遮那佛的世界,代表着佛法的最高真理。
而在这些佛像的背后,还隐藏着木塔最珍贵的秘密。1974年,维修人员在塔内先后发现了两颗佛牙舍利,被考证为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 2。这一发现,彻底奠定了应县木塔作为佛教圣地的崇高地位。
1.4 倾斜的奇迹:与时间赛跑的守护
当我们从对木塔的赞叹中回过神来,一个严峻而令人不安的现实摆在眼前:这座千年奇迹,正在倾斜,而且情况在持续恶化。
令人不安的真相
监测数据显示,木塔整体已向东北方向倾斜了约65厘米,并且每年仍在以约2毫米的速度继续偏移 15。其中,作为承重关键的第二层,其结构扭曲变形尤为严重,部分立柱的倾斜度高达惊人的
11.3∘,是比萨斜塔倾斜度的两倍还多 15。32根立柱中,已有30根出现重度残损,部分梁柱节点甚至发生了脱榫,整座塔的结构健康已濒临“临界点” 15。
悲剧的根源
木塔的今日之危,并非全然是岁月的侵蚀,更有人为因素的深刻烙印。一个悲剧性的转折点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出于美观的考虑,一次不当的维修拆除了各层之间起着关键性抗侧移作用的斜撑和夹泥墙,代之以今天我们看到的门窗 16。这一举动,源于对木塔结构科学的无知,却如同抽掉了巨人的筋骨,极大地削弱了塔身的稳定性,为其后来的持续倾斜埋下了致命的祸根。再加上1926年战争中炮火的创伤,内外因素叠加,使得这座本该更加坚固的塔,一步步走向今天的险境 3。
世纪难题:三十年的争论与抉择
如何拯救木塔,已成为一个争论了近三十年的世界级文保难题 18。各种方案被反复提出、论证和推翻,每一项选择都如履薄冰:
- 方案一:落架大修。这是最彻底的方案,即将整座塔完全拆解,修复或更换损坏构件后重新组装。但其风险也最大。木塔本身就是一部承载着千年信息的“历史文献”,一旦拆解,大量宝贵的原始信息可能永远丢失。更何况,建造木塔的许多传统榫卯技艺几近失传,“难寻当代鲁班”,原真性修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5。
- 方案二:现状加固。这是目前采取的“最小干预”原则下的方法,即在塔内部增加钢结构支撑,以延缓其倾斜和变形。这是一种保守的、为研究争取时间的策略,但它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5。
- 其他方案。学界还曾提出过更大胆的设想,如将上部三层整体抬起,修复下部之后再放回;或是在塔外建造一个巨大的钢结构“保护罩”来分担荷载。但这些方案因技术难度巨大,且会严重破坏木塔的原始风貌而备受争议 15。
与时间赛跑的守护
面对这一困局,最新的希望寄托于科技。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启动了对木塔的数字化工程,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和AI模拟,建立一个与实体1:1的数字模型。这将为未来的修复方案提供一个可以反复试验、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的虚拟平台 15。同时,借鉴日本修复古建的“缓慢矫正”技术,通过长达数十年的微调来逐步恢复建筑平衡,也成为一个可能的方向 15。
应县木塔的倾斜,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文物保护智慧与决心的终极考验。它以自身的危殆姿态,迫使我们在“抢险保塔”与“修旧如旧”的矛盾中寻求平衡。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全世界都在关注,现代科技能否最终守护住这份来自古代的、无价的馈赠。
第二章:梵天宫阙——净土寺的绝代风华
在应县木塔的万丈光芒之下,隐藏着另一处同样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圣殿。从木塔东门步行仅需数分钟,便可抵达净土寺 20。这趟短暂的行程,仿佛是从宏伟的史诗叙事,步入一首精致绝伦的抒情短诗。它常被游客忽略,却恰恰是构成应县文化之旅完整性的关键一环。
2.1 寻踪:从木塔之侧到金代遗珍
净土寺,俗称“北寺”,始建于金代天会二年(公元1124年),现存的大雄宝殿重建于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是珍贵的金代原构建筑 22。与木塔的幸运不同,净土寺曾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寺院群,拥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等一系列建筑,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动荡中,大部分建筑被毁,仅有这座大雄宝殿和一些残存的文物幸免于难 22。知晓这段历史,再看眼前这座孤独伫立的殿宇,心中自会多一份对幸存之物的珍视与敬畏。
在进入大殿之前,请留意殿前廊下的一对石狮。这对石狮造型奇特,毛发卷曲蓬松,形态生动,被誉为“披头散发”的狮子。它们是比大殿更古老的辽代遗物,曾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赞为“应县三宝”之一,是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23。
2.2 仰望:天花板上的玲珑宇宙
净土寺大雄宝殿的外观古朴端庄,内部空间也并不宏大。然而,当您步入其中,抬头仰望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静止。这里的天花板,是整个中国古建筑史上都堪称孤例的艺术杰作——“八门九星天宫楼阁藻井” 23。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装饰天花板的复杂结构,通常位于帝王宝座或佛像上方,象征着天穹,是连接人与神圣空间的视觉焦点 27。而净土寺的藻井,将这一象征意义发挥到了极致。
九宫格里的天国
不同于一般建筑仅在中央设一藻井,这里的天花板被划分为九个宫格,每一格内都设置了一座精美绝伦的藻井 25。这种布局,在极小的空间内创造出极高的视觉密度和华丽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中央的“天宫楼阁”
请将您的视线聚焦于正中央的那座藻井。它并非平面的彩绘,而是一座完全立体的、微缩的木构“天城”。四座玲珑剔透的天宫楼阁分列四角,斗拱、梁柱、平坐、栏杆一应俱全,甚至连屋顶的鸱吻、兽头都雕刻得一丝不苟 23。这些楼阁并非装饰性的雕刻,而是严格按照金代大木作的规制和比例缩小的建筑模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悬浮在空中的、具象化的佛国天堂。
双龙守护的苍穹
顺着天宫楼阁向上望去,藻井的顶部,两条金色的盘龙在云纹中翻腾飞舞,气势磅礴,共同守护着藻井中心的“太阳”明镜 23。整个藻井构图协调,朱、绿、金三色对比鲜明,华丽而不俗,熠熠生辉,令人目眩神迷。
梁思成先生在测绘此地后,曾留下“构思精巧,妙微入神,玲珑细致,超类绝伦”的极高评价 26。净土寺的藻井,不仅是金代小木作工艺的巅峰之作,更是古代工匠将建筑技术与宗教想象力完美融合的不朽证明。它不只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部凝固的、三维的、可供后人研读的金代建筑百科全书。
木塔的雄伟,在于其结构工程的旷世奇功和战胜自然灾害的顽强生命力。而净土寺的瑰丽,则在于其内部装饰艺术的极致精巧和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前者是力与科学的史诗,后者是美与信仰的华章。一座是历经千年风雨、地震战火而屹立不倒的幸存者;另一座的主要建筑群却在人为的浩劫中灰飞烟灭,仅存的珍宝更显其脆弱与珍贵。亲历这两座建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多重维度——既有来自时间的挑战,也有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它们共同构成了应县文化遗产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
第三章:塔乡风物——品味应县的烟火人间
从木塔的天人之境和净土寺的梵天宫阙中走出,我们的旅程将回归大地,深入这座古塔庇佑下的城镇,去感受它充满活力的脉搏,品味它质朴而醇厚的风土人情。
3.1 舌尖上的风土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食物则是流动的历史。品尝应县的美食,是理解这片土地的另一条捷径。
可以“喝”的凉粉
应县最负盛名的小吃,莫过于用当地马铃薯淀粉制成的凉粉 29。这碗凉粉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的质地。由于淀粉与水的比例恰到好处,成品含水量高,口感“又筋又粘”,爽滑无比 29。当地人甚至有一句玩笑话,说应县凉粉“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喝的”,足见其顺滑的口感 31。
一碗凉粉的灵魂,在于那碗调味汁。酱油的咸鲜、老陈醋的醇厚、辣椒油的香辣、芥末的冲劲、蒜泥的辛香、香油的醇美,多种味道在碗中激烈碰撞又和谐交融,构成一种复杂而令人上瘾的风味 29。吃上一口,清凉爽滑的粉条裹挟着浓郁的酱汁滑入喉中,余味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面食的世界
作为山西面食文化的一部分,应县的餐桌自然少不了各种面食。其中,刀削面是不可错过的经典。相传在元代,统治者为防止汉人反抗,没收了百姓家中的金属刀具,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 31。一位老汉无意中捡到一块薄铁皮,回家后让老伴用它对着面团“削”出了面条,刀削面便由此诞生 31。这个传说,为这碗劲道的面食增添了一抹坚韧不屈的民族性格。此外,莜面栲栳、揪片、羊杂割等地方特色,共同构成了应县热烈而朴实的饮食画卷 32。
3.2 舞台上的乡音
在应县,有一种声音,比风铃更古老,比乡音更醇厚,那就是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耍孩儿” 33。
“咳咳腔”的独特魅力
“耍孩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独特的发声方式 34。演员用后嗓子发音,声音从喉咙深处挤压而出,唱腔前常伴有一声短促的“咳”,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为“咳咳腔” 36。这种唱法粗犷、高亢、极具穿透力,蕴含着一种原始而强悍的生命力。
源远流长的“活化石”
据考证,“耍孩儿”的曲牌源自金元时期的《般涉调·耍孩儿》,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33。它最初只是农民在农闲时节的自娱自乐,后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风格歌舞并重,动作夸张,生活气息浓郁,尤其是丑角的表演,诙谐幽默,深受百姓喜爱 35。如同木塔一样,“耍孩儿”也曾历经劫难,在特殊历史时期一度被禁演,后于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专业的应县耍孩儿剧团,才得以重现舞台,继续传承 35。
如今,这一古老的剧种也在与时俱进,一些经典剧目如《猪八戒背媳妇》等,在传承中融入了介绍当地风土人情的新内容,展现出其作为活态文化的强大韧性与适应力 36。如果有幸在应县遇到一场“耍孩儿”的演出,千万不要错过,那将是一次直抵这片土地灵魂深处的声音之旅。
3.3 旅人手记:应县实用指南
为了让您的应县之旅更加顺畅,这里为您整理了一份实用的旅行规划指南。
应县旅行规划一览 | |||
类别 | 详细信息 | ||
最佳旅行时间 | 春季 (4-5月) 和秋季 (9-10月)。此时气候宜人,天高气爽,是观光和摄影的最佳时节。夏季较为炎热,冬季则异常寒冷 39。 | ||
交通方式 | 从大同出发: 可在大同客运站乘坐直达应县的班车。也可选择乘坐普通火车至应县站,或高铁至应县西站,出站后换乘当地公交或出租车前往木塔景区 41。 | 从朔州出发: 应县隶属朔州市,两地间有频繁的班车往来,交通便利 39。 | 高铁专线: 已开通“应县木塔号”冠名高铁列车,从太原等城市出发,可提供沉浸式的直达体验 43。 |
住宿选择 | 应县提供从经济型宾馆到舒适型酒店的多种住宿选择。建议选择靠近木塔景区的酒店,便于游览。
推荐酒店示例: 应县万豪凯悦国际饭店、君驿饭店(应县木塔景区店)、如家UP华驿智旅饭店(应县木塔店)等 39。 |
||
必试本地体验 | 美食: 应县凉粉、刀削面、羊杂割 29。 | 文化: 关注当地演出信息,争取欣赏一场原汁原味的“耍孩儿”戏 34。 | |
旅行贴士 | 1. 净土寺距离木塔仅几步之遥,其艺术价值极高,切勿错过 40。 | 2. 参观木塔建议聘请一位讲解员,能更深入地了解其复杂的历史与建筑奥秘 41。 | 3. 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木塔目前已禁止游客登临二层及以上楼层 42。 |
结语:带一枚风铃回家
当您结束在应县的旅程,准备离开时,请再次回望那座静默的木塔。这一次,不妨将注意力从它宏伟的轮廓上移开,去聆听那悬挂在层层飞檐下,成百上千枚风铃的声音 42。那清脆而悠远的叮当声,乘着风,穿越了近千年的时光,回响在辽、金、元、明、清的岁月里,也回响在此刻您的耳畔。
这风铃声,便是应县精神的最好象征——它坚韧,历经无数次地震与战火的摇撼而声声不息;它精巧,是无数无名工匠智慧的结晶;它又如此脆弱,仰赖于整个木结构体系的存续。
一次应县之旅,远不止于观光。它是一次见证,见证建筑的巅峰,见证信仰的力量,也见证时间面前的脆弱,以及我们这个时代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与紧迫。或许,您无法带走一块塔上的木料,也无法带走一片寺中的雕刻,但您可以带走一段记忆——关于那座倾斜的奇迹,那片天花板上的宇宙,那碗酸辣爽口的凉粉,以及那萦绕在耳边的风铃声。这便是您从应县带回家的最好“纪念品”,一枚属于您自己的,来自千年之前的清越回响。
引用的著作
- 编纂立意——以《应县木塔志》为例 -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www.cssn.cn/zjzg/fzyj/xstt/202210/t20221031_5557319.shtml
- 木塔简介 - 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www.yingxian.gov.cn/zjyx/yxmt/201912/t20191220_306071.html
- 应县木塔,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gd.huaxia.com/c/2021/08/30/745467.shtml
- 珍奇的应县木塔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www.mct.gov.cn/whzx/bnsj/ltxgbj/201111/t20111128_824431.html
- 中国优秀土木工程系列:应县木塔,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civil.hfut.edu.cn/2025/0104/c12292a309748/page.htm
- 千年木塔/卯榫之王应县木塔历40地震不倒 - 大公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08/2024/0824/1004011.html
- 应县木塔的“抗震秘籍” –科普时报–数字报,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wzb/html/2022-04/29/content_534470.htm?div=-1
- 木结构建筑的抗震之谜 - 新闻- 科学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11/280386.shtm
- 【释疑解惑】应县木塔是怎么做到屹立千年不倒的?–中国科学院力学 …,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imech.cas.cn/science/lxyd/syjh/202505/t20250519_7689883.html
- 应县木塔的静力学分析 - 专家论丛,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tcct.amss.ac.cn/sc-journal/2023/202302/20230231.pdf
- 说说应县木塔知识点 - 文化- 中国青年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wenhua.youth.cn/zt/jb/jbwh/202409/t20240924_15539616.htm
- 山西应县木塔为何近千年不倒?内部结构可抗震 - 新加坡频道,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g.xinhuanet.com/2013-02/20/c_124366709.htm
- 应县木塔中的辽代佛造像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中国青年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wenhua.youth.cn/zt/jb/jbwh/202410/t20241021_15594169.htm
-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秘藏文物被盗破案记 - 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www.yingxian.gov.cn/zjyx/fysl/201902/t20190228_306074.html
- 山西千年“应县木塔”被曝持续倾斜,有倒塌的风险吗?_手机新浪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news.sina.com.cn/zx/2025-05-21/doc-inexhsqi6221079.shtml?cre=tianyi&mod=pchp&loc=5&r=0&rfunc=26&tj=cxvertical_pc_hp&tr=12
- 应县木塔变形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www.cactch.org.cn/webfile/upload/2020/12-21/16-01-480186-1686115651.pdf
- 亟待修缮!山西应县木塔局部倾斜严重 - 央视新闻,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m.news.cctv.com/2020/10/23/ARTIkHzj3wdnlD5MtUWVFgHJ201023.shtml
- 应县木塔修缮应尽快有实际进展,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www.ce.cn/culture/gd/202010/23/t20201023_35924617.shtml
- 大修还是小治,应县木塔修缮困局 - 新京报,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32423367129762.html
- “跟着悟空游朔州”主题线路来啦!,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www.shuozhou.gov.cn/xwzx/tpxw/202408/t20240828_691650.shtml
- 淨土寺:古建藻井天花板|Trip.com 應縣,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ying-county-3006-124088294/
- 净土寺(应县)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5%87%80%E5%9C%9F%E5%AF%BA_(%E5%BA%94%E5%8E%BF)
- 金代藝術瑰寶~應縣淨土寺九星天宮藻井 - Trip.com,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ying-county-3006-129782157/
- 淨土寺(應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7%80%E5%9C%9F%E5%AF%BA_(%E5%BA%94%E5%8E%BF)
- 揭秘應縣的隱藏寶藏| 淨土寺的藻井奇蹟 - Trip.com,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ying-county-3006-124289978/
- 探寻梁思成心中的应县“三宝” - 朔州市人民政府,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www.shuozhou.gov.cn/xwzx/jrsz/szsyw/qxdt/202410/t20241015_698638.shtml
- 文博日历丨这是藻井?不,这是中式建筑美学“天花板”,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5505302497247613361&t=1745395970647&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copy_url&track_id=06d83a09-7852-4cde-ac3c-ff11592db7ed
- 藻井,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www.dpm.org.cn/Uploads/File/pdf/d2/c4/6b/d2c46b6e421e114a0b175e557043d36c.pdf
- 应县凉粉 - 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www.yingxian.gov.cn/zjyx/fwms/201707/t20170713_306057.html
- “走出去引进来”朔州人社进京双向发力推动省校合作 - 朔州市人民政府,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www.shuozhou.gov.cn/ztjs/rlzy/gzdt_14401/202410/t20241028_700509.html
- 第五站大同美味背后的传说… - 中国城市报-人民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paper.people.com.cn/zgcsb/html/2016-02/01/content_1652276.htm
- 风味美食 - 应县,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www.yingxian.gov.cn/zjyx/fwms/
- 耍孩儿:为戏曲史上的“活化石”爆灯打call - 中国青年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qnzs.youth.cn/jsxw/201712/t20171221_11183034.htm
- 观应县木塔赏悠悠古韵_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政务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wlt.shanxi.gov.cn/xwzx/sxdt/202502/t20250205_9762840.shtml
- 耍孩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0%8D%E5%AD%A9%E5%84%BF
-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雁北耍孩儿” 有700多年戏曲史,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qnzs.youth.cn/jsxw/201709/t20170923_10769860.htm
- 耍孩儿 - 新荣区,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www.xr.gov.cn/xrqrmzfz/sqglrkfy/201203/79373f9c3daf4b3d85f3fd9d7dd11041.shtml
- 山西濒危戏曲剧种“突出重围”-文旅中国 - 中传云资讯系统,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www.ccmapp.cn/news/detail?id=969548f9-201a-4442-a244-23bb6db970e2&categoryid=&categoryname=%E6%9C%AC%E7%BD%91%E5%8E%9F%E5%88%9B
- 应县推荐酒店(中国朔州)免费取消|2021年房价和点评 - Agoda.com,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www.agoda.com/zh-cn/yingxian/maps/shuozhou-cn.html
- 朔州自由行旅遊攻略(2025):附近熱門好去處、人氣景點、行程規劃、住宿、美食、交通、天氣等等——重要資訊一文睇清(更新於2025年6月)|Trip.com,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hk.trip.com/travel-guide/destination/shuozhou-903/
- 大同到應縣木塔和永安禪寺的公共交通 - Trip.com,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ying-county-3006-121247673/
- 應縣自由行旅遊攻略(2025):附近熱門好去處、人氣景點、行程規劃、住宿、美食、交通、天氣等等——重要資訊一文睇清(更新於2025年6月)|Trip.com,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hk.trip.com/travel-guide/destination/ying-county-3006/
- “应县木塔号”高铁列车来啦 - 朔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whj.shuozhou.gov.cn/jcdt/202501/t20250119_716055.html
- 2025 山西應縣木塔景區-香爐住宿 - Trip.com,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7, 2025, https://tw.trip.com/hotels/ying-county-shan-xi-ying-xian-mu-ta-jing-qu-xiang-lu/hotels-c21041m49715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