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研究系列:四、派系的支点:1979年以来内部纷争如何塑造伊朗外交政策(G研究)

导言:革命的断裂与新外交政策的诞生

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不仅颠覆了一个延续两千五百年的君主政体,更从根本上重塑了伊朗的国家认同及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定位。这场革命并非凭空而起,而是植根于巴列维王朝(1925-1979)数十年统治下积累的深刻社会、经济与文化矛盾。要理解伊斯兰共和国在东西方之间摇摆不定的外交政策,必须首先剖析其赖以建立的革命基础——一种对巴列维时代亲西方路线的彻底反动。

巴列维遗产:怨恨的基石

巴列维王朝的两位君主——礼萨·汗(Reza Shah)与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Mohammad Reza Pahlavi)——致力于推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激进现代化与西化改革 1。其目标是仿效西方,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世俗民族国家 3。为此,他们大力发展工业、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立现代公立教育体系,并对司法和医疗进行改革 1。礼萨·汗甚至宣称,他要将伊朗建设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的世界第五强国 7。
然而,这场看似光鲜的现代化运动背后,是剧烈的社会脱节与日益扩大的不平等。20世纪60年代的“白色革命”,尤其是其核心的土地改革,并未能使大部分农村人口受益,反而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涌入城市 8。这些新生的城市贫民,既脱离了传统乡村的社会网络,又无法被现代经济完全吸纳,形成了一个极易被动员的、充满不満的社会阶层 8。70年代的石油危机带来的财富暴增,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巨额的石油美元涌入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而王室家族与政府高层的腐败问题更是激起民怨四起 3。社会表面繁华的光环之下,实则是社会秩序的混乱 15。
与此同时,激进的世俗化与西化政策严重疏远并打击了伊朗的传统社会力量。巴列维王朝有意识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排挤和打压什叶派宗教势力(乌莱玛),削弱其在教育和司法领域的传统权力 16。西方文化,包括其生活方式、消费品乃至价值观念如潮水般涌入,这在传统保守的伊朗社会引发了强烈的文化抵触情绪 4。伊朗知识分子贾拉勒·艾哈迈德(Jalal Al-e-Ahmad)在其影响深远的著作《Gharbzadegi》(常被译为“西方中毒”或“西化病”)中,将这种对西方的盲目模仿和文化依赖批判为一种侵蚀伊朗民族真实性的“瘟疫” 18。这一概念深刻地捕捉并阐述了当时弥漫于社会的文化焦虑与身份认同危机,为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在外交层面,巴列维政权对美国的依附是其最致命的弱点。尤其是在195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策划政变推翻了民选的民族主义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Mohammad Mossadegh)之后,国王的统治在许多伊朗人眼中便失去了合法性,被视为美国的“傀儡” 27。美国不仅深度介入伊朗的石油财富分配,还帮助国王训练其令人畏惧的秘密警察组织“萨瓦克”(SAVAK),用于镇压异见 27。这种对国家主权的侵犯,成为点燃反美民族主义情绪的火药桶,使得“打倒美国”成为革命最响亮的口号之一 9。

革命的信条:“不要东方,不要西方”

伊斯兰革命的领袖阿亚图拉·鲁霍拉·霍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成功地将民众对经济不公、文化失落和政治压迫的怨恨,整合进一个强有力的革命意识形态中 33。他将这场斗争描绘成一场不仅仅是反对国王暴政的内部革命,更是一场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全球性斗争 34。
革命后伊朗外交政策的核心信条——“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共和国”(نه شرقی، نه غربی، 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由此诞生 34。这一口号明确宣告了对冷战时期两极格局的拒绝,旨在将新生的伊朗定位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力量,既反对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吞噬者”,也警惕以苏联为代表的“国际共产主义” 34。这一信条不仅是一种外交姿态,更成为了伊斯兰共和国国家身份的基石,将反美主义牢牢地嵌入其政治基因之中 9。

论文主旨

本报告旨在论证,自1979年以来,伊朗外交政策的轨迹并非在东西方阵营之间做出连贯的战略选择,而是在其内部政治派系无休止的权力斗争驱动下产生的剧烈摇摆。这些大致可被划分为强硬派、务实派和改革派的政治派系,在伊斯兰共和国的国家认同、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在革命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之间如何平衡等核心问题上,持有根本性的不同观点。伊朗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三国关系的演变,正是特定时期内某一派系占据主导地位的直接反映,从而造就了一种在对抗与接触之间循环往复的外交模式。

时期/总统任期 国内关键事件/派系变动 对美关键外交行动 对华关键外交行动 对俄关键外交行动
霍梅尼时代 (1979-1989) 伊斯兰革命胜利;建立双重权力结构;人质危机;教士阶层巩固权力;两伊战争爆发 40 美国大使馆人质危机 (1979-1981);美伊断交 (1980);美国在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拉克 42 维持外交关系,但关系并非战略重点 44 对苏联持警惕和意识形态上的敌对态度 9
拉夫桑贾尼时代 (1989-1997) 霍梅尼去世;哈梅内伊继任最高领袖;战后经济重建;务实派主导 45 关系持续紧张,但出现务实性接触的尝试;美国实施对伊制裁 46 经济关系开始发展,中国成为重要的经济伙伴 2 关系开始改善,寻求武器采购与技术合作 47
哈塔米时代 (1997-2005) 改革派总统哈塔米当选;“文明对话”倡议;新闻与社会自由度短暂提升;强硬派阻挠改革 2 提出“文明对话”,寻求缓和关系;因“邪恶轴心”论和强硬派阻挠而失败 43 经济关系继续深化,但政治上并非优先方向 9 维持务实合作关系 9
内贾德时代 (2005-2013) 强硬派总统内贾德当选;民粹主义兴起;核计划加速;2009年绿色运动被镇压 40 核问题导致关系急剧恶化;联合国通过多项制裁决议;言辞上激烈对抗 39 “向东看”政策成为明确战略;中国成为规避制裁的重要经济生命线 39 战略伙伴关系加深,以共同对抗美国压力 39
鲁哈尼时代 (2013-2021) 务实派总统鲁哈尼当选;致力于解决核问题以缓解经济压力;签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 40 达成JCPOA核协议 (2015);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JCPOA (2018)并实施“极限施压” 43 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的谈判启动;中国成为伊朗对抗美国制裁的关键支柱 44 在叙利亚问题上进行军事合作,但关系本质上是交易性的 47
莱希/佩泽希齐扬时代 (2021-至今) 强硬派总统莱希当选后去世;2022年马赫萨·阿米尼抗议活动;务实派佩泽希齐扬当选 45 恢复JCPOA的谈判停滞;代理人冲突加剧;关系持续高度紧张 43 正式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 (2021);深化经济与战略捆绑 44 俄乌战争后军事合作加深(无人机交易),但俄罗斯在中东采取平衡策略 47

第一部分:巩固与对抗的时代 (1979-1989)

伊斯兰共和国的第一个十年,是在内忧外患的烈火中锻造而成的。对内,革命联盟迅速瓦解,不同派系为争夺国家未来的主导权展开了殊死搏斗;对外,与美国的决裂和随之而来的两伊战争,将新生的政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在这一时期,伊朗的外交政策与其说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不如说是国内权力斗争和外部生存危机的直接产物。强硬派的最终胜出,奠定了此后数十年伊朗外交政策的对抗性底色。

1.1 双重权力结构与教士阶层的崛起

1979年2月革命胜利后,伊朗迅速陷入一种混乱的“双重权力”状态 55。一方面,霍梅尼任命了以温和派民族主义者迈赫迪·巴扎尔甘(Mehdi Bazargan)为总理的临时政府 57。巴扎尔甘及其内阁成员大多是受过西方教育的自由派人士,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民主的伊斯兰共和国,并寻求尽快恢复国家秩序,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保持正常关系 55。
然而,真正的权力却掌握在另一个平行的机构——由霍梅尼亲手建立的、秘而不宣的“伊斯兰革命委员会”(Council of the Islamic Revolution)手中 56。这个委员会由霍梅尼最信任的教士门徒主导,如穆罕默드·贝赫什提(Mohammad Beheshti)和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Akbar Hashemi Rafsanjani),它能够颁布法律,并控制着新生的、忠于革命的武装力量 55。
这种权力结构是霍梅尼精心设计的结果,旨在利用临时政府的行政经验和国际形象来稳定过渡期,同时通过革命委员会牢牢掌控革命的最终走向。巴扎尔甘政府追求的是一个基于宪政和法治的国家,而革命委员会的目标则是建立一个以霍梅尼的“法基赫的监护”(Velayat-e Faqih,即教法学家治国)理论为核心的神权政体 63。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士阶层迅速建立了一系列绕开临时政府的权力工具:

  • 革命委员会(Komitehs):这些在清真寺和社区自发成立的民兵组织,在革命后成为了新政权的“耳目” 68。他们手握从军火库缴获的武器,执行逮捕、财产没收和伊斯兰道德规范,成为教士阶层控制社会基层的有效工具,其权力甚至凌驾于警察之上 68。
  • 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于1979年5月正式成立的革命卫队,其初衷就是为了制衡被认为对旧政权仍有忠诚的常规军队(Artesh) 70。革命卫队直接听命于霍梅尼,其核心任务是“捍卫革命”,这使其成为教士阶层最可靠的武装力量和镇压异己的利剑 71。
  • 革命法庭(Revolutionary Tribunals):这些由教士主导的特别法庭,以“在地球上传播腐败”等模糊罪名,对前政权官员、军官和被视为“反革命分子”的人进行草率的审判和大规模处决 74。这些法庭无视正当法律程序,其残酷的判决旨在通过恐怖手段清除所有潜在的反对力量,为神权统治扫清障碍 75。

1.2 人质危机:强硬派巩固权力的决定性工具

1979年11月4日爆发的美国大使馆人质危机,是终结双重权力并确立强硬派绝对统治地位的决定性事件 79。当一群自称“伊玛目门徒”的激进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时,这一行动并非仅仅是自发的反美情绪宣泄。它深刻地反映并激化了伊朗内部的权力斗争。
这一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巴扎尔甘临时政府的垮台。巴扎尔甘及其内阁反对扣押人质,认为这违反国际法,并会使伊朗在国际上彻底孤立 58。然而,当霍梅尼公开支持学生的行动,称之为“比第一场革命更伟大的第二场革命”,并指责美国使馆是“间谍巢穴”时,巴扎尔甘政府的权威便荡然无存 80。由于无力对抗霍梅尼的意志来解救人质,巴扎尔甘及其全体内阁在人质事件发生后两天被迫集体辞职 40。霍梅尼后来直言不讳地称,任命巴扎尔甘是一个“错误” 58。
人质危机的发生和持续,被强硬派巧妙地用作实现其国内政治目标的工具。
首先,它极大地煽动了民众的反美民族主义情绪,将美国塑造成伊朗的头号敌人,从而为强硬派的激进政策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合法性 80。

其次,强硬派利用从使馆获取的机密文件,大肆宣传美国与伊朗国内温和派与自由派的联系,将他们抹黑为“美国的代理人”,从而彻底清除了革命联盟中最后的非教士政治力量 82。

最后,这场危机为强硬派在1979年12月强行通过一部全新的神权宪法创造了完美的政治氛围。这部宪法将“法基赫的监护”原则制度化,正式赋予了最高领袖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奠定了伊斯兰共和国的政体基础 57。
因此,人质危机不仅是美伊关系的转折点,更是伊朗国内权力斗争的终结点。它标志着温和、务实的建国路线的彻底失败,以及激进、意识形态驱动的强硬派的全面胜利。这场危机将反美主义从一种外交政策选择,提升为伊斯兰共和国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和核心身份认同。

1.3 两伊战争 (1980-1988):锻造一个堡垒国家

1980年9月,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发动对伊朗的全面入侵,企图利用伊朗革命后的混乱局面,一举解决两国长期的领土争端并遏制霍梅尼“输出革命”的势头 41。然而,这场战争在国内政治上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外部侵略的巨大威胁,瞬间将伊朗人民团结在教士政权的周围。民族主义情绪与宗教热情相结合,为新生的伊斯兰共和国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战争为政权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借口,以国家安全为名,镇压所有残余的国内反对派,包括左翼组织和民族分离势力,指控他们是伊拉克的“第五纵队” 28。
这场长达八年的残酷战争,极大地改变了伊朗的军事和政治版图。伊斯兰革命卫队在战争中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从一支内部维稳的民兵组织,成长为伊朗最强大、最忠诚的武装力量 87。他们在前线的英勇表现和牺牲精神,赢得了霍梅尼和教士阶层的高度信任,从而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和不断扩大的授权,包括最终接管伊朗的弹道导弹计划 71。战争结束后,这支在战火中崛起的庞大军事-政治-经济复合体,将成为伊朗政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是强硬派路线最坚定的捍卫者。
在国际上,两伊战争加剧了伊朗的孤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都站在伊拉克一边,向其提供武器、资金和情报支持,这进一步印证了伊朗政权关于“全世界都与伊斯兰革命为敌”的宣传 28。这种被围困的心态,虽然在某些时刻(如“伊朗门”事件)迫使德黑兰采取了务实的策略,但从根本上强化了其强硬、自力更生和反西方的世界观。

1.4 与东方的关系:谨慎与意识形态的隔阂

在霍梅尼时代,伊朗的外交天平并未因与西方的决裂而倒向东方。秉持“不要东方,不要西方”的原则,新政权对苏联同样抱有深刻的意识形态敌意 9。霍梅尼将共产主义视为与资本主义同样危险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是伊斯兰的敌人 34。因此,伊朗国内的亲苏派政治力量,如杜德党(Tudeh Party),遭到了残酷的镇压 68。
与中国的关系在这一时期也处于萌芽阶段,远未达到战略层面。中国自身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其外交政策也在调整之中。对于当时的伊朗而言,其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是巩固革命政权、应对两伊战争以及对抗“大撒旦”美国。与东方大国的关系,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意识形态对立面前,显得次要和疏远 9。

第二部分:钟摆的摇摆:务实、改革与强硬派复兴 (1989-2013)

随着霍梅尼于1989年去世以及两伊战争的结束,伊朗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经历了十年革命狂热与毁灭性战争之后,国家面临着经济凋敝、社会疲惫和国际孤立的严峻现实。这为不同政治派系就国家发展方向展开新一轮博弈创造了条件。从拉夫桑贾尼的战后重建到哈塔米的改革尝试,再到内贾德的强硬回归,伊朗的外交政策如钟摆一般,在务实接触与意识形态对抗之间来回摆动,清晰地反映了国内政治力量的消长。

2.1 拉夫桑贾尼时代 (1989-1997):废墟上的务实主义

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的总统任期(1989-1997)标志着伊朗政策从革命狂热向国家建设的重大转向 45。作为一位在革命和战争中崛起的精明政治家,拉夫桑贾尼代表了“务实保守派”的力量。他们认识到,若要重建被战争摧毁的国家,就必须将重心从输出革命转向经济发展 2。
这一核心目标的转变,要求伊朗在外交上采取更为灵活和务实的姿态。拉夫桑贾尼政府开始寻求修复与欧洲国家和海湾邻国的关系,以吸引亟需的外国投资和技术 2。然而,这种务实的开放是有限度的。首先,新任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Ali Khamenei)和强硬派控制的司法、情报及军事机构,对任何可能削弱革命原则的“西化”倾向都保持着高度警惕,构成了强大的制约力量 88。其次,作为革命基石的反美主义依然不可动摇,美伊关系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突破。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伊朗开始将目光投向东方。由于西方的大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紧闭,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中国被视为一个没有意识形态包袱的合作伙伴,能够提供工业品、承建基础设施,并且愿意购买伊朗的石油,这为伊朗的战后重建提供了宝贵的外部支持 9。这一时期奠定了日后中伊关系深化的基础。

2.2 哈塔米时代 (1997-2005):改革派的挑战

1997年,温和派教士穆罕默德·哈塔米(Mohammad Khatami)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总统,震惊了伊朗内外。他的胜选反映了伊朗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和中产阶级,对更多政治自由、社会开放以及与世界缓和关系的强烈渴望 40。
哈塔米政府的外交核心是其著名的“文明对话”(Dialogue of Civilizations)倡议,这在本质上是对强硬派所信奉的“文明冲突”论的直接挑战 43。改革派试图通过这一倡议,重塑伊朗的国际形象,主动缓和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紧张关系,从而将伊朗重新融入国际社会 2。这一时期,伊朗国内出现了短暂的政治春天,新闻自由度扩大,公民社会组织兴起,社会氛围相对宽松 40。
然而,改革派的努力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强硬派控制的非选举权力机构的系统性破坏:

  • 最高领袖的制衡:尽管哈梅内伊允许改革派政府存在,以释放社会压力,但他最终的立场是维护伊斯兰革命的核心原则。在关键时刻,他总是站在强硬派一边,以确保国家的“伊斯兰”性质不被侵蚀 66。
  • 宪法监护委员会的否决权:这个由最高领袖任命的教士和法学家组成的机构,利用其审查候选人资格和否决议会立法的宪法权力,系统性地阻止了任何旨在推动政治和社会改革的法案通过 90。
  • 司法与安全机构的镇压:由强硬派掌控的司法系统和伊斯兰革命卫队,对新兴的改革派媒体、学生运动和知识分子进行了严酷镇压,例如1999年的学生示威就被暴力驱散。这极大地削弱了改革派的社会基础 94。

最终,哈塔米政府的对外开放努力收效甚微。2002年,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将伊朗列为“邪恶轴心”国家之一,这给了伊朗强硬派口实,证明与美国接触是徒劳且危险的 43。改革的失败让许多支持者感到失望和幻灭,为下一阶段强硬派的卷土重来埋下了伏笔。

2.3 内贾德时代 (2005-2013):对抗主义与转向东方

2005年,民粹主义色彩浓厚的强硬派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当选总统,标志着伊朗政治的又一次急剧右转 40。内贾德是革命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强硬派的代表,他们多有两伊战争的参战背景,对革命理想有着原教旨主义式的执着。
内贾德政府在外交上采取了极具对抗性的姿态。他发表了否认大屠杀、呼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等煽动性言论,并以强硬姿态重启和加速了备受争议的核计划 39。这种做法迅速导致伊朗与西方世界的关系降至冰点,联合国安理会因此通过了一系列严厉的经济制裁决议,使伊朗再度陷入严重的国际孤立和经济困境 39。
面对西方的全面封锁,内贾德政府将“向东看”(Look East)从一种备选策略,提升为明确的国家战略方针 36。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和俄罗斯不再仅仅被视为经济伙伴,而是被看作能够抗衡美国霸权、维护伊朗战略生存空间的必要盟友 39。伊朗积极寻求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并深化与中俄在能源、军事和外交领域的合作,希望借助它们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来抵消美国的压力 39。这一时期,伊朗的外交政策天平决定性地、战略性地倒向了东方。

派系 核心意识形态 对美关系立场 对中俄关系立场 核心经济政策 代表人物/机构
强硬派/原则主义者 革命纯洁性;反帝国主义;伊斯兰价值观输出;维护神权统治 34 无条件敌对;视美国为“大撒旦”,是所有阴谋的根源 9 战略联盟;视其为对抗美国霸权的天然盟友 39 “抵抗经济”;国家控制;自给自足;优先支持革命卫队相关产业 2 哈梅内伊、革命卫队、宪法监护委员会、司法系统、内贾德
务实保守派 维护政权稳定;国家利益优先于意识形态输出;强调经济发展 2 交易性接触;在不损害政权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有限的、有条件的谈判 37 务实的经济伙伴关系;视其为多元化外交和经济来源的重要渠道 9 战后重建;有限的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吸引外国投资 2 拉夫桑贾尼、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
改革派 民主权利;法治;公民社会;将伊朗建设为正常的现代国家 40 缓和与对话;主张通过接触化解敌意,融入国际社会 43 平衡关系;在与西方改善关系的同时,维持与东方的正常交往 9 扩大私营经济;吸引西方投资;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 哈塔米、鲁哈尼、部分知识分子和学生团体

这一时期的历史清晰地揭示了伊朗政治的内在循环逻辑:务实或改革派的对外开放,往往会引发国内强硬派对“文化入侵”和“革命原则丧失”的恐惧,从而导致政治反弹;强硬派上台后的对抗政策,又会带来国际制裁和经济困境,激起民众对民生改善的渴望,从而为下一次务实或改革派的出现创造民意基础。伊朗的外交政策,正是在这个循环中,随着国内政治钟摆的每一次摆动而摇摆。
同时,伊朗的“向东看”政策也显示出其显著的被动性和反应性。它并非源于对东方模式的主动认同,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是应对西方压力的必然结果。当与西方缓和的大门开启时(如哈塔米时代),“向东看”的紧迫性就下降;而当西方施加“极限施压”时(如内贾德时代),倒向东方就成为唯一的生存之道。这种关系的强度,与美伊关系的温度,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反比关系。

第三部分:核协议与极限施压时代 (2013-至今)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伊朗的内外政策博弈聚焦于一个核心议题:核计划。这一议题不仅是伊朗与世界大国关系的核心,也成为其国内各派系斗争的终极战场。从达成《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的短暂缓和,到美国单方面退出后遭遇的“极限施压”,再到由此被迫全面深化“向东看”战略,伊朗的外交轨迹清晰地展示了其国内政治生态如何被外部压力所塑造,以及各派系如何利用外部环境来推进自身的政治议程。

3.1 鲁哈尼总统任期与JCPOA (2013-2021)

2013年,务实派教士哈桑·鲁哈尼(Hassan Rouhani)的当选,被广泛视为伊朗民众对内贾德时代对抗政策及其导致的经济困境的否定 40。鲁哈尼政府的核心承诺,就是通过外交谈判解决核问题,以换取国际制裁的解除,从而复苏伊朗经济。他的竞选口号“希望与审慎”,准确地捕捉了当时伊朗社会渴望变革的脉搏 40。
在鲁哈尼政府的推动下,伊朗与P5+1国家(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加德国)经过艰苦谈判,于2015年达成了历史性的JCPOA 43。根据协议,伊朗同意大幅限制其核活动,并接受严格的国际核查,以换取联合国、美国和欧盟解除与核相关的经济制裁 98。这份协议是伊朗务实派和改革派外交路线的巅峰之作,它似乎证明了通过对话和妥协能够维护国家利益。
然而,在国内,JCPOA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强硬派的激烈反对。以伊斯兰革命卫队为首的强硬势力认为,该协议是对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严重妥协,是向“大撒旦”美国的投降 89。他们通过控制的媒体和讲坛,不断抨击协议,并利用各种机会(如试射弹道导弹)来破坏协议的执行氛围,旨在向国内外证明,即使有了一纸协议,伊朗的革命本色也未曾改变。

3.2 特朗普政府的退出与“极限施压”

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JCPOA,并重启、加码了对伊朗的制裁,推行所谓的“极限施压”政策 43。这一行动对伊朗国内政治生态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
对于伊朗的务实派和改革派而言,这无异于一场政治灾难。他们赖以说服国内民众和强硬派的核心论据——即美国是遵守国际协议的、可以通过谈判打交道的对象——被彻底粉碎。美国政府的背信弃义,使得鲁哈尼政府的信誉扫地,其亲西方的外交路线被证明是一厢情愿的失败 89。
与此同时,美国的行为完美地印证了伊朗强硬派数十年来的核心宣传:美国本质上是不可信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颠覆伊斯兰共和国,任何形式的妥协都只会是徒劳 89。这一外部事件,极大地增强了强硬派在国内的话语权和合法性。随着美国制裁导致伊朗经济陷入严重危机,货币暴跌,通胀飙升,民众生活困苦,对鲁哈尼政府的失望情绪蔓延,为强硬派在随后的议会和总统选举中全面胜出铺平了道路 95。可以说,美国的“极限施压”政策,非但没有如其所愿地引发伊朗政权垮台,反而在客观上清除了伊朗政坛的温和声音,巩固了其最强硬的对手。

3.3 “向东看”战略的深化

在被西方世界几乎完全隔绝的绝境下,全面倒向东方成为伊朗唯一的战略选择。在强硬派重新主导政坛后(尤其是在易卜拉欣·莱希当选总统后),“向东看”从一项应对策略,演变为一项全面、深入、长期的国策 36。

中国:全面战略伙伴

这一战略的基石,是于2021年正式签署的《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 44。这份协议涵盖了经济、政治、安全等多个维度,其核心内容是中国将在未来25年内对伊朗的能源、交通、通信和工业等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据报道金额高达4000亿美元),作为交换,中国将获得长期、稳定且有大幅折扣的伊朗石油供应 44。
具体而言,合作内容包括:

  • 能源领域:中国将投资开发伊朗的油气田和石化产业 44。
  • 基础设施:中国将帮助伊朗建设和升级港口(如恰巴哈尔港)、铁路、机场和地铁系统,将伊朗深度整合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 52。
  • 科技与通信:合作涵盖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北斗全球定位系统,以及网络空间治理等领域 44。
  • 安全领域:协议还涉及深化军事合作,包括联合军事演习、武器研发和情报共享 44。

对伊朗而言,与中国的这一合作是其在“极限施压”下得以生存的经济生命线 100。它不仅为伊朗提供了稳定的石油出口市场,也带来了发展国家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然而,这种深度的捆绑也在伊朗国内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批评者担心,这会使伊朗从对西方的依赖转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甚至丧失部分主权。为了描述这种新的忧虑,一些伊朗人仿照“西方中毒”(Gharbzadegi),创造了“东方中毒”(Sharqzadegi)一词 22。

俄罗斯:有条件的盟友

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样在“向东看”战略下得到深化,并于2025年签署了为期20年的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47。伊俄合作的重心主要在军事安全和地缘政治领域。在叙利亚内战中,两国共同支持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形成了事实上的军事同盟,以对抗美国及其地区盟友的影响 47。近年来,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进一步加深,伊朗向俄罗斯提供了“见证者”系列无人机等武器装备,而俄罗斯则可能向伊朗出售苏-35战斗机等先进武器系统 47。
然而,伊俄同盟是建立在共同对抗美国这一现实利益之上的,其性质是交易性的,而非基于共同的意识形态。这种联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 缺乏共同防御承诺:两国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明确不包含类似北约第五条的共同防御条款。这意味着,当一方受到攻击时,另一方没有义务进行军事干预 47。这一点在近年来伊朗与以色列的直接冲突中得到了验证,俄罗斯始终保持中立,并未向伊朗提供直接的军事或政治支持 47。
  • 地区战略的利益分歧:俄罗斯在中东奉行更为灵活和多元的平衡外交。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俄罗斯需要同时与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伊朗的宿敌保持良好关系 47。例如,在叙利亚,俄罗斯默许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以色列对伊朗目标的空袭,以避免局势失控,这与伊朗希望在叙利亚建立永久军事存在的战略目标是相悖的 47。

因此,伊朗与俄罗斯的联盟是一种“有条件的联盟”。当两国面临共同的来自美国的压力时,合作会非常紧密;但当涉及到各自的核心地区利益时,分歧和不信任便会显现。伊朗的“向东看”战略,并非是投入了一个团结一致的“东方阵营”,而是在一个由北京的经济利益和莫斯科的地缘政治算计所主导的复杂网络中,寻求自身的生存空间。

结论:持久的斗争与未来轨迹

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的外交政策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由内向外辐射的动态特征。其在东西方之间的摇摆,并非简单的战略再平衡,而是其国内尚未解决的身份认同危机在国际舞台上的投射。这场危机源于一场深刻的内部斗争:一方是坚守革命原教旨主义、视反美为立国之本、以意识形态纯洁性为最高追求的强硬派;另一方则是更倾向于以国家利益为重、寻求经济发展和融入国际体系的务实派与改革派。这两股力量的此消彼长,构成了驱动伊朗外交政策钟摆的根本动力。
美国在这一动态中扮演了核心的、几乎是结构性的角色。它不仅是伊朗强硬派用来凝聚人心、打击对手、巩固权力的“外部敌人”,其自身的政策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伊朗国内的派系斗争。美国的强硬制裁和“极限施压”,往往事与愿违地削弱了伊朗国内的温和声音,为强硬派的“美国不可信赖”论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从而在客观上帮助他们统一了思想,巩固了权力。反之,当美国展现出接触意愿时(如奥巴马政府时期),则为伊朗的务实派和改革派提供了宝贵的政治空间,使其能够推动如JCPOA这样的缓和政策。
在此背景下,伊朗的“向东看”战略本质上是一种反应性和对冲性的策略。它并非源于对东方发展模式或价值观的深切认同,而是在与西方关系恶化、大门紧锁时的必然选择。与中国的关系以经济为核心,是一条维系国家运转的生命线,但也伴随着对过度依赖和丧失经济主权的焦虑。与俄罗斯的关系则以军事安全为纽带,是一种应对共同地缘政治威胁的权宜之计,但受制于两国在地区利益上的分歧和俄罗斯自身的全球战略平衡,这种联盟的可靠性存在明显上限。
展望未来,伊朗的外交走向将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变量的相互作用:

  1. 国内政治的演变:这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持续的社会经济困境,包括高通胀、高失业率和严重的人才流失 99,以及民众对社会和政治自由的持续诉求(如2009年的绿色运动和2022年的马赫萨·阿米尼抗议浪潮所揭示的) 111,都在不断侵蚀着现有体制的合法性。其中,最为关键的变量无疑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继任问题 114。一个来自革命卫队或强硬教士阶层的继任者,可能会进一步固化对抗西方的路线和“向东看”的战略;而一个更具务实色彩的领导人,则可能为重启与西方的对话创造新的可能。
  2. 外部大国的政策:美国未来的对伊政策将继续是影响伊朗外交走向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持续的强硬遏制和制裁,将继续把伊朗推向中俄的怀抱。反之,任何有意义的外交接触和制裁松动,都可能重新激活伊朗国内的务实派力量。同时,中国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为维持与伊朗的经济关系而承担美国二级制裁的风险,以及俄罗斯在其全球博弈中如何定位与伊朗的“有条件联盟”,都将共同塑造伊朗的战略选择空间。

综上所述,在可预见的未来,伊朗很可能将继续被困在其内部派系斗争和外部地缘政治压力的拉锯之中。它将继续尝试利用与东方有限的伙伴关系,来抵御来自西方的巨大压力。一种稳定、连贯、具有明确方向性的外交政策,在伊斯兰共和国解决其关于“革命”与“国家”孰轻孰重的核心矛盾之前,恐怕难以出现。对于外部世界而言,理解并应对伊朗的关键,不在于将其简单地归为“东方”或“西方”阵营,而在于深刻洞察其内部派系斗争的复杂动态,并认识到任何外部行动都可能在无意中成为这场内部斗争的催化剂。

引用的著作

  1. 巴列维王朝 - 维基百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5%B7%B4%E5%88%97%E7%BB%B4%E7%8E%8B%E6%9C%9D
  2. 伊朗经济发展道路:探索与转型 - 中国中东研究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www.mesi.shis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85/56/adcd726141658cd2e07e433c9896/f86c62b0-25c1-4d35-9817-3322e82fb996.pdf
  3. 伊朗王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4%BC%8A%E6%9C%97%E7%8E%8B%E5%9C%8B
  4. 蓟门决策:伊朗的现代化转型_新闻中心_新浪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news.sina.com.cn/z/ylzx/
  5. 伊朗教育世俗化改革及其对两次革命爆发的影响 -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imes.nwu.edu.cn/__local/E/ED/C5/D54D15F56177D58285C4CD4E060_CF0604FE_5E61E.pdf
  6. 礼萨·巴列维- 穆罕默德 - 维基百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7%A9%86%E7%BD%95%E9%BB%98%E5%BE%B7-%E7%A4%BC%E8%90%A8%C2%B7%E5%B7%B4%E5%88%97%E7%BB%B4
  7. 巴列维王朝的波斯湾战略及其地区影响 - 中国中东研究网,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www.mesi.shis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b3/e9/01d0436f434689eae48bd57e1dc6/b6f79267-8060-4e80-bb37-2d88db768402.pdf
  8. 从巴列维王朝的突然倾覆看伊朗社会变革与社会稳定问题-伊朗研究中心,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ylyjzx.swu.edu.cn/info/1004/1721.htm
  9. 伊斯兰革命视域下的伊朗发展观察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mideast.shis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0/ab/07d8779d4f33ab31e687a4e8ec0b/98b860af-c082-45fd-ac03-866549b325ec.pdf
  10. 伊朗伊斯兰革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4%BC%8A%E6%9C%97%E4%BC%8A%E6%96%AF%E8%98%AD%E9%9D%A9%E5%91%BD
  11. 1970大通胀简史 - 华尔街见闻,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4375
  12. 伊朗经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4%BC%8A%E6%9C%97%E7%B6%93%E6%BF%9F
  13. 伊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前景分析,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ylyjzx.swu.edu.cn/info/1004/1701.htm
  14. 复盘:石油危机下的美股 - 财联社,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www.cls.cn/detail/952882
  15. 权力结构与权力制衡: 反思伊朗伊斯兰革命∗ - 西亚非洲,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xyfz.ajcass.com/UploadFile/Issue/dmtmuorv.pdf
  16. 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mideast.shisu.edu.cn/_upload/article/19/c2/9084e8a542758472a89e3b54daf8/62009e81-5a1d-439f-a58b-00d022806797.pdf
  17. 伊朗领袖代表制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治理探析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mideast.shis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4a/47/0980ce814d6780e0dc23d77f119a/80ce05d2-6b2e-4c9f-ac50-7a35f5305409.pdf
  18. Gharbzadegi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harbzadegi
  19. Background and causes of the Iranian Revolution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ckground_and_causes_of_the_Iranian_Revolution
  20. Mustafa Aslan A Plague from the West: Jalal Al-e Ahmad’s Gharbzadegi within the context of anti-Westernism in the Islamic Worl - Ceu,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www.etd.ceu.edu/2019/aslan_mustafa.pdf
  21. The Iranian Revolution |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II - Lumen Learning,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courses.lumenlearning.com/suny-hccc-worldhistory2/chapter/the-iranian-revolution/
  22. “Eastoxification” supersedes “Westoxification” in Persian - Language Log,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languagelog.ldc.upenn.edu/nll/?p=43338
  23. Cultural Politics in Pahlavi Iran (Chapter 2)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books/cultural-politics-of-art-in-iran/cultural-politics-in-pahlavi-iran/48589847A6822C869DD86C8F5D281067
  24. (PDF) Jalal Al-e Ahmad’s Gharbzadegi and the Spirit of Bandung: A Decolonial Reimagination of Development in Mid-Twentieth Century Iran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60324919_Jalal_Al-e_Ahmad’s_Gharbzadegi_and_the_Spirit_of_Bandung_A_Decolonial_Reimagination_of_Development_in_Mid-Twentieth_Century_Iran
  25. Jalal Al-e Ahmad’s Gharbzadegi and the Spirit of Bandung: A Decolonial Reimagination of Development in Mid-Twentieth Century Iran,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snuac.snu.ac.kr/2015_snuac/wp-content/uploads/2015/07/%EC%95%84%EC%8B%9C%EC%95%84%EB%A6%AC%EB%B7%B0-12-1-12-Siavash-Saffari-%EB%85%BC%EB%AC%B8.pdf
  26. Class Struggle and Westoxication in Pahlavi Iran: a Review of the Iranian Series ‘Shahrzad’,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www.counterpunch.org/2016/04/29/class-struggle-and-westoxication-in-pahlavi-iran-a-review-of-the-iranian-series-shahrzad/
  27. 1953年伊朗政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1953%E5%B9%B4%E4%BC%8A%E6%9C%97%E6%94%BF%E8%AE%8A
  28. 美国与伊朗的敌对及其对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 -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www.cpifa.org/cms/book/132
  29. 萨瓦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8%90%A8%E7%93%A6%E5%85%8B
  30. 伊朗“政权更迭”:西方不民主的历史 - 半岛电视台,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chinese.aljazeera.net/news/2025/6/19/%E4%BC%8A%E6%9C%97%E6%94%BF%E6%9D%83%E6%9B%B4%E8%BF%AD%E8%A5%BF%E6%96%B9%E4%B8%8D%E6%B0%91%E4%B8%BB%E7%9A%84%E5%8E%86%E5%8F%B2
  31. 曾经是盟友伊朗以色列变成死敌 - Swissinfo,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www.swissinfo.ch/chi/%E6%9B%BE%E7%BB%8F%E6%98%AF%E7%9B%9F%E5%8F%8B-%E4%BC%8A%E6%9C%97%E4%BB%A5%E8%89%B2%E5%88%97%E5%8F%98%E6%88%90%E6%AD%BB%E6%95%8C/75705989
  32. Sermons and speeches by 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home.uncg.edu/~jwjones/islamicworld/readings/khomeini.html
  33. 伊朗的文化结构与民族复兴思潮演进- 国际合作中心,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www.icc.org.cn/publications/theories/1158.html
  34. 霍梅尼伊斯兰革命思想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niis.cssn.cn/webpic/web/niis/upload/2012/11/d20121116154504353.pdf
  35. Khomeinism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homeinism
  36. 伊朗加入上合组织的地缘政治影响及其外交走向[1],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www.caifc.org.cn/uploadfile/2024/0715/20240715125745390.pdf
  37. History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the_Islamic_Republic_of_Iran
  38. Khomeini: “We Shall Confront the World with Our Ideology” - MERIP,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merip.org/1980/06/khomeini-we-shall-confront-the-world-with-our-ideology/
  39. 时评| 伊朗与国际体系:融入还是对抗?,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www.siis.org.cn/sp/3098.jhtml
  40. Iran Timeline: Since the 1979 Revolution |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usip.org/iran-timeline-1979-revolution
  41. Iran-Iraq War | EBSCO Research Starter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ebsco.com/research-starters/history/iran-iraq-war
  42. 伊朗人质危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4%BC%8A%E6%9C%97%E4%BA%BA%E8%B4%A8%E5%8D%B1%E6%9C%BA
  43. Iran–United States relations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ran%E2%80%93United_States_relations
  44. Iran–China 25-year Cooperation Program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ran%E2%80%93China_25-year_Cooperation_Program
  45.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www.gnfccsco.com/2025-01/07/c_175833.htm
  46. Sanctions and Impacts on Lasting Peace with Iran,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ucfglobalperspectives.org/blog/2025/01/03/sanctions-and-impacts-on-lasting-peace-with-iran/
  47. Russia and Iran After the Escalation with Israel: Strategic Partners …,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lansinginstitute.org/2025/06/19/russia-and-iran-after-the-escalation-with-israel-strategic-partners-conditional-allies/
  48. A brief history of US-Iran ties: From 1953 regime change to Trump strikes - Al Jazeer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5/6/23/history-of-us-iran-relations-from-the-1953-regime-change-to-trump-strikes
  49. ReTweet: How Green Movement Youth Used New Media to Mobilize in Iran Sierra Hajdu Introduction -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anthropology.nd.edu/assets/435488/haijdusierra_1_.pdf
  50. History of Iran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Iran
  51. 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int_Comprehensive_Plan_of_Action
  52. China and Iran: 25-year Strategic Partnership - MEPEI,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mepei.com/china-and-iran-25-year-strategic-partnership/
  53. The #MahsaAmini protests - Atlantic Council,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atlanticcouncil.org/programs/middle-east-programs/the-mahsa-amini-protests/
  54. Mahsa Amini protests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hsa_Amini_protests
  55. Aftermath of the Revolution - UANI,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unitedagainstnucleariran.com/supreme-leader/aftermath-of-revolution
  56. The Failure of Mehdi Bazargan How the Revolutionary Council, the Clerical Oligarchy, and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Undermined the Liberal Democracy of Iran in 1979 - GW ScholarSpace,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scholarspace.library.gwu.edu/concern/gw_etds/bc386j40t?locale=fr
  57. The Iranian revolution—A timeline of events - Brookings Institution,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the-iranian-revolution-a-timeline-of-events/
  58. Interim Government of Iran (1979)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im_Government_of_Iran_(1979)
  59. The Failure of Mehdi Bazargan How the Revolutionary Council, the Clerical Oligarchy, and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Undermine - GW ScholarSpace,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scholarspace.library.gwu.edu/downloads/4f16c307d?disposition=inline&locale=en
  60. Mehdi Bazargan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hdi_Bazargan
  61. Council of the Islamic Revolution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uncil_of_the_Islamic_Revolution
  62. “Revolutionary Council” was formed shortly before Imam Khomeini’s return to Iran,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en.imam-khomeini.ir/en/n34746/-Revolutionary-Council-was-formed-shortly-before-Imam-Khomeini-s-return-to-Iran
  63. www.unitedagainstnucleariran.com,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unitedagainstnucleariran.com/supreme-leader/background-role-of-supreme-leader#:~:text=The%20Constitution%20of%20the%20Islamic,the%20role%20of%20Supreme%20Leader.
  64. Velayat-e Faqih: A Foundational Concept in Iran’s Governance and Regional Influence,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ausafsayeed.com/velayat-e-faqih-a-foundational-concept-in-irans-governance-and-regional-influence/
  65. Guardianship of the Islamic Jurist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ardianship_of_the_Islamic_Jurist
  66. Explained: The life and beliefs of Iran’s Supreme Leader, Ayatollah …,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explained/explained-global/ayatollah-ali-khamenei-supreme-leader-iran-10076816/
  67. Vilayet-e-faqih - (AP Comparative Government) - Vocab, Definition, Explanations | Fiveable,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library.fiveable.me/key-terms/ap-comp-gov/vilayet-e-faqih
  68. Organizations of the Iranian Revolution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rganizations_of_the_Iranian_Revolution
  69. Iranian Revolution - Aftermath, Reforms, Legacy | Britannic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britannica.com/event/Iranian-Revolution/Aftermath
  70. 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Origin - World Jewish Congres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worldjewishcongress.org/en/islamic-revolutionary-guard-corps-origin
  71. 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slamic_Revolutionary_Guard_Corps
  72. 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 (IRGC) | History, Growth, & Sanctions - Britannic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Islamic-Revolutionary-Guard-Corps
  73. The 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 (IRGC) -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cfr.org/backgrounder/irans-revolutionary-guards
  74. Iran executions and the role of ‘revolutionary courts’ -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sydney.edu.au/news-opinion/news/2023/01/13/iran-executions-and-the-role-of--revolutionary-courts-.html
  75. Islamic Revolutionary Court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slamic_Revolutionary_Court
  76. the revolutionary courts in iran,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rasanah-iiis.org/english/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0/02/THE-REVOLUTIONARY-COURTS-IN-IRAN.pdf
  77. Unveiling The Darkness: The 1981 Massacre In Post-Revolutionary Iran,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iranintl.com/en/202402150309
  78. Iran’s Revolutionary Courts: 38 Years of Unfair Trials and Arbitrary Execution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theglobepost.com/2018/02/22/iran-revolutionary-courts/
  79. Iran hostage crisis | Definition, Summary, Causes, Significance …,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britannica.com/event/Iran-hostage-crisis
  80. Iran hostage crisis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ran_hostage_crisis
  81. The Iran Hostage Crisis– Part II –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 Training,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adst.org/2012/11/the-iran-hostage-crisis-part-ii/
  82. Iranian Revolution | Summary, Causes, Effects, & Facts - Britannic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britannica.com/event/Iranian-Revolution
  83. Iran 1979 - Constitution Writing & Conflict Resolution,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pcwcr.princeton.edu/reports/iran1979.html
  84. Building the Islamic State: The Draft Constitution of 1979 Reconsidered | Iranian Studie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iranian-studies/article/building-the-islamic-state-the-draft-constitution-of-1979-reconsidered/9302C4A8F85C84824189B9132F3FB058
  85. Assembly for the Final Review of the Constitution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ssembly_for_the_Final_Review_of_the_Constitution
  86. On the Unconstitutionality of Iran’s Current Constitution - Lawfare,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lawfaremedia.org/article/unconstitutionality-irans-current-constitution
  87. Iran-Iraq War | Causes, Summary, Casualties, Chemical Weapons …,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britannica.com/event/Iran-Iraq-War
  88. Things to know about Iran’s supreme leader as he faces his greatest test,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apnews.com/article/what-to-know-iran-ayatollah-khamenei-b0bb95a8970411db38f4a7cb4719fc79
  89. Implications of Iran’s Presidential Election - CSI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csis.org/analysis/implications-irans-presidential-election
  90. Inside Iran - 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Iran | Terror And Tehran | FRONTLINE - PB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shows/tehran/inside/govt.html
  91. en.wikipedia.org,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ardian_Council#:~:text=The%20constitution%20of%20the%20Islamic,or%20Assembly%20of%20Experts%20elections.
  92. The Guardian Council - Iran Data Portal - Syracuse University,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irandataportal.syr.edu/the-guardian-council
  93. Power Dynamics Under the Iranian Constitution | Notre Dam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ndjicl.org/online/2023/power-dynamics-under-the-iranian-constitution
  94. The Islamic Republic’s Power Centers |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cfr.org/article/islamic-republics-power-centers
  95. From Oil Riches to Economic Ruin: Iran’s Battle Against Sanctions and Mismanagement,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researchcentre.trtworld.com/analysis-2/from-oil-riches-to-economic-ruin-irans-battle-against-sanctions-and-mismanagement/
  96. 伊朗伊斯兰革命40年(三):改革已死?后革命时代的宗教与政治 - 端傳媒,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0, 2025, https://theinitium.com/zh-hans/article/20190817-international-iran-40-years-after-revolution-3
  97. Timeline of the nuclear program of Iran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meline_of_the_nuclear_program_of_Iran
  98. Iranian Breakout Timelines Under JCPOA-Type Limits | 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isis-online.org/isis-reports/detail/iranian-breakout-timelines-under-jcpoa-type-limits/
  99. Iran Overview: Development news, research, data | World Bank,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worldbank.org/en/country/iran/overview
  100. The Iran-China 25-Year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Iranian Studie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rasanah-iiis.org/english/position-estimate/the-iran-china-25-year-comprehensive-strategic-partnership-challenges-and-prospects/
  101. The Latest Status of the 25-Year Comprehensive Cooperation Agreement Between Iran and China - İRAM Center,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iramcenter.org/en/the-latest-status-of-the-25-year-comprehensive-cooperation-agreement-between-iran-and-china-737
  102. China–Iran deal: much ado about nothing? -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iiss.org/online-analysis/online-analysis/2021/04/china-iran-deal/
  103. How Will Iran-China’s Corridor Impact Eurasian Connectivity? - SpecialEuras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specialeurasia.com/2025/06/09/iran-china-railway-eurasia/
  104. The Iranian-Chinese Strategic Partnership: Why Now and What it Means | Crown Conversations | Publications - Brandeis University,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brandeis.edu/crown/publications/crown-conversations/cc-8.html
  105. Putin says Russia could help broker a deal between Iran and Israel,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apnews.com/article/russia-putin-ukraine-israel-iran-03d60264ef63da388001baa68e11f5df
  106. Iran Loses Highly Educated and Skilled Citizens during Long …,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migrationpolicy.org/article/iran-brain-drain-emigration
  107. Brain Drain from Iran Accelerates Every Year,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irannewswire.org/brain-drain-from-iran-accelerates-every-year/
  108. The Costs and Consequences of Iran’s Brain Drain - Gulf International Forum,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gulfif.org/the-costs-and-consequences-of-irans-brain-drain/
  109. The Intensifying Brain Drain Crisis in Iran: A Look at Academic, Economic, and Healthcare Challenge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iranfocus.com/iran/52638-the-intensifying-brain-drain-crisis-in-iran-a-look-at-academic-economic-and-healthcare-challenges/
  110. Human capital flight from Iran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uman_capital_flight_from_Iran
  111. Iranian Green Movement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ranian_Green_Movement
  112. Iran Primer: The Green Movement - Tehran Bureau | FRONTLINE - PBS,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tehranbureau/2010/10/iran-primer-the-green-movement.html
  113. Two-year anniversary of the Mahsa Amini protests in Iran - The House of Commons Library,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commonslibrary.parliament.uk/two-year-anniversary-of-the-mahsa-amini-protests-in-iran/
  114. Israel-Iran War: Who Will Rule Iran After Ayatollah Khamenei? Three Possible Successors Emerge - YouTube,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XxD199tFQ
  115. iran leadership transition: Iran Israel War: Who will be Ayatollah Ali …,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m.economictimes.com/news/international/us/iran-israel-war-who-will-be-ayatollah-ali-khameneis-successor-if-he-dies-heres-how-the-next-supreme-leader-of-iran-will-be-chosen-and-what-is-assembly-of-experts/articleshow/121994615.cms
  116. Assassination fear: Iran’s leader Khamenei chooses three successors, skips son,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punchng.com/assassination-fear-irans-leader-khamenei-chooses-three-successors-skips-son/
  117. Who Will Succeed Iran’s Supreme Leader Ayatollah Ali Khamenei ? Key Contenders Amid Iran-Israel War - YouTube,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52JMAe3aFI
  118. Ayatollah era coming to end? Iran’s Khamenei names successors; son’s name missing, 访问时间为 六月 23, 2025,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world/middle-east/irans-supreme-era-coming-to-end-ayatollah-ali-khamenei-names-successors-sons-name-missing/articleshow/121993647.cms

伊朗研究系列:四、派系的支点:1979年以来内部纷争如何塑造伊朗外交政策(G研究)
https://ai123.win/2025/06/24/伊朗研究系列:四、派系的支点:1979年以来内部纷争如何塑造伊朗外交政策(G研究)/
作者
AIs
发布于
2025年6月24日
许可协议